-
1.背井离乡
- 成语拼音:bèi jǐng lí xiāng
- 成语解释:背:离开;井:古制八家为井;引申为乡里、家宅。离开乡里。常指被迫远离家乡;到外地谋生。
- 成语出处:元 马致远《汉宫秋》第三折:“背井离乡,卧雪眠霜。”
-
2.避井入坎
- 成语拼音:bì jǐng rù kǎn
- 成语解释:见“避坑落井”。
- 成语出处:
-
3.败井颓垣
- 成语拼音:bài jǐng tuí yuán
- 成语解释:犹言房毁墙坍。形容村舍荒凉。
- 成语出处:鲁迅《集外集 诗》:“奔霆飞熛歼人子,败井颓垣剩饿鸠。”
-
4.避坑落井
- 成语拼音:bì kēng luò jǐng
- 成语解释:躲过了坑,又掉进井里。比喻躲过一害,又受一害。
- 成语出处:《晋书 褚翜传》:“今宜共戮力以备贼,幸无外难,而内自相击,是避坑落井也。”
-
5.背乡离井
- 成语拼音:bèi xiāng lí jǐng
- 成语解释:指远离家乡,流落他方。
- 成语出处:见“背井离乡”。
-
6.拔辖投井
- 成语拼音:bá xiá tóu jǐng
- 成语解释:辖,车轴两端的键。指殷勤留客饮酒。
- 成语出处:《汉书 陈遵传》:“遵耆酒,每天饮,宾客满堂,辄关门,取客车辖投井中,虽有急,终不得去。”
-
7.称锤落井
- 成语拼音:chèng chuí luò jǐng
- 成语解释:称:通“秤”,衡器;称锤:秤砣。比喻不见踪影,没有消息
- 成语出处:宋·释晓莹《罗湖野录》第一卷:“福州资福善禅师:自此一别,称锤落井。”
-
8.穿井得人
- 成语拼音:chuān jǐng dé rén
- 成语解释:比喻话传来传去而失真。
- 成语出处:汉·王充《论衡·书虚》:“丁氏穿家井,井中得一人。”
-
9.从井救人
- 成语拼音:cóng jǐng jiù rén
- 成语解释:跳到井里去救人。原比喻徒然危害自己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行为。现多比喻冒险救人。
- 成语出处:先秦 孔子《论语 雍也》:“仁者,虽告之曰:‘井有仁(人)焉。’其从之也?”
-
10.丁公凿井
- 成语拼音:dīng gōng záo jǐng
- 成语解释:丁公:人名,春秋宋时丁某在自家凿一井,从而节省一个人力,说“吾穿井得一人”,别人以为他从井中挖出一人。比喻语言之辗转传误
- 成语出处:汉 王充《论衡 书虚》:“俗传言曰,丁公凿井,得一人于井中。夫人生于人,非生于土也。”
-
11.断井颓垣
- 成语拼音:duàn jǐng tuí yuán
- 成语解释:断裂的井栏;塌毁的院墙。形容田宅毁弃的破败荒凉景象。
- 成语出处:明 汤显祖《牡丹亭 惊梦》:“原来姹紫嫣红开遍,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。”
-
12.担雪塞井
- 成语拼音:dān xuě sāi jǐng
- 成语解释:挑雪去填塞水井。比喻徒劳无功。
- 成语出处:唐 顾况《行路难》诗:“君不见担雪塞井徒用力,炊沙作饭岂堪吃。”
-
13.担雪填井
- 成语拼音:dān xuě tián jǐng
- 成语解释:见“担雪塞井”。
- 成语出处:《五灯会元·智海平禅师法嗣·净因继成禅师》:“大似担雪填井,傍若无人。”
-
14.躬操井臼
- 成语拼音:gōng cāo jǐng jiù
- 成语解释:躬:亲自;井臼:汲水舂米。指亲自操持家务
- 成语出处:清·百一居士《壶天录》上卷:“年二十余,始于归,躬操井臼,琴瑟甚调。”
-
15.古井无波
- 成语拼音:gǔ jǐng wú bō
- 成语解释:古井:枯井。比喻内心恬静,情感不为外界事物所动。
- 成语出处:唐·白居易《赠元稹》诗:“无波古井水,有节秋竹竿。”
-
16.甘井先竭
- 成语拼音:gān jǐng xiān jié
- 成语解释:甜水井的水先枯竭。比喻有才能的人往往早衰。
- 成语出处:《庄子 山木》:“直木先伐,甘井先竭。”
-
17.河水不犯井水
- 成语拼音:hé shuǐ bù fàn jǐng shuǐ
- 成语解释:比喻互不干犯。
- 成语出处:鲁迅《从与说起》:“而另一方面周瘦鹃在自己编的内说各种副刊有各种副刊的特性,作河水不犯井水之论。”
-
18.井底蛤蟆
- 成语拼音:jǐng dǐ há má
- 成语解释:指井底的癞蛤蟆,比喻没有见识的人
- 成语出处:明 陈汝元《金莲记 弹丝》:“妾阅人多矣,皆是井底蛤蟆,未有中原麟凤。”
-
19.井底鸣蛙
- 成语拼音:jǐng dǐ míng wā
- 成语解释:犹井蛙。
- 成语出处:元·无名氏《看钱奴》第一折:“则你那自尊自贵无高下,真乃是井底鸣蛙。”
-
20.井底银瓶
- 成语拼音:jǐng dǐ yín píng
- 成语解释:银瓶:银制汲水器。银瓶掉到井底。比喻前功尽弃
- 成语出处:唐·白居易《井底引银瓶乐府》:“井底引银瓶,银瓶欲上丝绳断;石上磨玉簪,玉簪欲成中央折。”